文章目录
前言
人的一生本质就是不断的面对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大到这个解决方案如何写,高考的几个学校如何选择?小到我今天中午该吃什么,出门该穿哪件衣服。
那么我们是否考虑过问题究竟应该如何分类?
当对大量的提问或问题进行了研究后,最终归纳出问题的四种呈现方式: - What类:是什么?比如我应该如何看待某个事物。
-
How类:如何做?比如我应该如何写一篇科研论文?
-
Which类:如何选择?比如收到了三个Offer我应该如何选择?
-
Where类:哪里出问题?典型的就是出现了故障,异常偏差后究竟问题点在哪里?从上面四类我们可以看到。
对于What类就是典型的事物认知类,需要的是搞清楚事物的认知模型;
对于How类就是方法论类,重在基于不同的领域和目标给出可行的方法论和最佳实践;
对于Which类的就是我们常说的决策分析,从最简单的经验决策到结构化决策,还有高级的量化决策;
而对于Where类简单来说就是事物运行状态出现的偏差或异常,我们需要快速找到对应点并解决。
从普遍适用的方法论来说,问题解决就是一个: - 问题定义 - 问题分析 - 问题解决的三大阶段过程。
这个对应四种不同类型的问题都适合。但是我们要注意的就是不同的问题类型一定存在问题分析和解决思路上的差异。
此段摘抄自作者:人月聊IT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11113535915/answer/1891191141858259238
常用分析问题方法
常用找出问题的方法
控制变量法(对照实验法)
该方法通常分为: - 空白对照:空白对照组不接受任何处理 - 自身对照:自身对照在同一对象上进行实验前后对比 - 条件对照:条件对照采用非变量处理作为基准 - 相互对照:相互对照则通过多组实验数据横向比较
主要控制条件的变化与不变设置对照组,来比较该条件是否影响结果,从而分析问题所在。
重在Where, 找到影响问题的因素,而非解决问题。
写代码排查问题经常用到,往往需要一定的经验和一定依据去猜测变量是什么,才能设置对照组。
演绎法
从一般原理推导出具体结论的推理方法
大前提:所有人都会死。 小前提:苏格拉底是人。 结论:因此,苏格拉底会死。
重在分析问题的WHERE。
比如某程序升级。所有机器的程序都在这个时候升级,某个出问题的机器也不例外,首先就可以排除时间相关的问题,要从机器的特殊性来判断,比如机器系统和其他机器不同,又或者这个机器白天安装了某个软件等,最终推导出问题所在。
归纳法
从特殊到一般,结论具有概率性和不确定性。归纳法通过观察个别现象总结出普遍规律。
重在分析问题的WHERE。
比如
马斯克第一性原理分析问题
麦肯锡问题解决七步法
鱼骨图法
SMART原则
SWOT分析法
PEST分析法
六顶思考帽
5W1H分析法
黄金圈法
参考
https://www.sohu.com/a/866383370_121124334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11113535915